"少年心事当拿云"是什么意思?
年轻人胸中应当有凌云壮志。
一、原文:
《致酒行》 唐 李贺
零落栖迟一杯酒,主人奉觞客长寿。
主父西游困不归,家人折断门前柳。
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,天荒地老无人识。
空将笺上两行书,直犯龙颜请恩泽。
我有迷魂招不得,雄鸡一声天下白。
少年心事当拿云,谁念幽寒坐呜呃。
二、译文:
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,唯有借酒消愁,主人持酒相劝,相祝身体健康。
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,资用困乏滞留异乡,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。
哎,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,天荒地老无人赏识,一直被冷落好久。
他们都凭借纸上几行奏章,直接向皇帝进言,博得了皇帝垂青。
我有迷失的魂魄,无法招回,但我深信雄鸡一叫,天下必大亮。
年轻人胸中应当有凌云壮志,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,唉声叹气呢?
扩展资料
一、创作背景
806年,李贺带着刚刚踏进社会的少年热情,满怀希望打算迎接进士科举考试。不料竟被人以避讳他的父亲“晋肃”的名讳为理由,剥夺了考试资格。这个意外的打击使诗人终生坎坷。但这首困居异乡,有所感遇的《致酒行》,音情高亢,表现明快,别具一格。
二、赏析
这首诗写诗人客居长安,求官而不得的困难处境和潦倒感伤的心情。诗人以不得志的人的身份作客饮酒,前四句写作客的情形和潦倒自伤的心情。中间四句,诗人由自伤转为自负和自勉,引汉代名士主父偃和唐代名士马周自比,说明他自己有经世之才,早晚会得到皇帝赏识。
后四句,诗人又由自负和自勉转为自伤,感慨自己冷落寂寞的处境。三层意思转折跌宕,沉郁顿挫,而以怀才不遇之意加以贯通。
参考资料来源:搜狗百科-致酒行
鸿鹄之志是什么意思?
“鸿鹄之志”常用于比喻志向远大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其中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”意思是“那燕子、麻雀怎么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”。因新《三国》的热播,还有《陈涉世家》这篇初中课文,所以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”这句话已被广为流传千百年的话,被当作目前网络流行的一句语录。
扩展资料:
一、词语解析:
【发音】 hóng hú zhī zhì
【解释】:鸿鹄:天鹅,鸿鹄之志,意天鹅之志向,因天鹅飞得高而远,故喻意志向高而远大!
【释义】:指人有远大抱负。
【示例】:大丈夫仗~,据英杰之才。(元·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)
【近义词】:雄心壮志、胸怀大志
【反义词】:碌碌无为、无所事事、胸无大志
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;指有远大志向。
二、词语出处:
1、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:“夫骥骜之气,鸿鹄之志,有谕乎人心者,诚也。”
2、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乎!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3、唐·卢肇 《鸜鹆舞赋》:“况乃意绰步蹲,然后知鸿鹄之志,不与俗态而同尘。”
4、元·郑光祖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:“大丈夫仗鸿鹄之志,据英杰之才。”亦省作“ 鸿鹄志 ”。
5、《北史·张定和张奫等传论》:“当其郁抑未遇,亦安知有鸿鹄志哉!”
参考资料:
搜狗百科-鸿鹄之志
青云之志什么意思
青云之志,成语,指远大的志向,出处是唐 王勃 《滕王阁序》: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
成语
【释义】指远大的志向。
【出处】唐 张九龄 《照镜见白发》诗:“宿昔青云志,蹉跎白发年。”
五代 李中 《秋夕书事寄友人》诗:“未遂青云志,那堪素发侵。”
东汉 马援:”大丈夫为志,穷当益坚,老当益壮。”
唐 王勃 《滕王阁序》: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
请采纳
失之东隅,收之桑渝的意思
展开全部
词目: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注音:shī zhī dōng yú, shōu zhī sāng yú
释义:① 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,喻初始。② 桑榆:西方日落处日落时太阳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,指傍晚,喻最终。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: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,在另一处终有所得。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,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,常用此语。
使用频率: 较少使用
近义词: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
英 文:lose at sunrise and gain at sunset
用 法:复句式;作分句;含褒义
哲理寓意:矛盾的普遍性原理
什么是拿云文化?
拿云
【注音】:ná yún
【释义】:上揽云霄之意。比喻志向高远或本领高强:少年心事当拿云|个个都有拿云的手段。
【出处】:句出李贺的致酒行
零落栖迟一杯酒, 主人奉觞客长寿。
主父西游困不归, 家人折断门前柳。
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, 天荒地老无人识。
空将笺上两行书, 直犯龙颜请恩泽。
我有迷魂招不得, 雄鸡一声天下白。
少年心事当拿云, 谁念幽寒坐呜呃。
标签: 出处 不坠青云之志的意思 青云之志是啥意思 常抱青云之志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立青云之志 不负青云之志啥意思 青云之志犹在心 树志青云什么意思 青云之志典故